首頁 >> 師德師風 >> 師德師風 >> 詳細內容
 
師德師風 >> 正文
師德師風 | 警示教育(十一)
日期:2023-10-23 10:28:06  發布人:黨建園地  瀏覽量:5

? ? ? ?5.jpg? ? ? ? 為貫徹落實《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完善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不斷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簡稱“十項準則”)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廣大教師踐行職業行為準則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特推出師德教育之警示案例專欄,通過梳理教育部公開曝光的違反“十項準則”典型案例,以案明理,以案釋規,幫助廣大教師更加準確地理解把握“十項準則”,樹牢師德規范,堅守行為底線,做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四有”好老師。

警示案例

案例一:

廈門大學軟件學院負責人董槐林違規收受禮品問題。

董槐林2015年11月至12月在軟件學院組織在職工程碩士生參加碩士論文答辯期間,收受部分學生贈送的土特產和禮品。

案例二:

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教師王海濱索要收受禮品禮金問題。

2018年4-5月份期間,王海濱通過微信給學生發送購物鏈接,向學生索要物品;收受學生禮品;接受學生宴請,合計金額4000余元。

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中,董槐林、王海濱的行為都違反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九項規定。5.png

處分結果

案例一:

董槐林受到黨紀處分。

案例二:

王海濱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免去系副主任職務,撤銷學院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榮譽稱號,調離教師崗位。6.png

反思與領悟

嚴禁收受禮品禮金

確保教師廉潔從教

——教育部監察局負責人就《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答記者問

為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教育部出臺了《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7.png

問:教育部為什么要出臺《規定》??

答:中央反復強調,要持之以恒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堅決糾正“四風”。要從具體問題抓起,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個時間節點、一個時間節點抓。教育部高度重視,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從自身做起,從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抓起,扎扎實實推進作風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須清醒地看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轉變工作作風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作風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只有經常抓,長期抓,常抓不懈,才能鞏固和擴大作風建設的成果,取得黨風政風、教風學風的進一步好轉。當前,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吃請等問題,在一些地方和學校不同程度的存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問題雖然發生在少數教師身上,但嚴重損害了人民教師整體形象,這些問題不解決,就無法真正履行教書育人的崇高職責,就無法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就成為一句空話。正是因為看到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特別是治理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吃請等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教育部下定決心,把治理這些問題作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重要內容,不失時機地出臺這一規定,在全教育系統持續開展正風肅紀活動。

問:出臺《規定》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一是有助于推動教育系統作風建設的不斷深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要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深化就要實化、細化、具體化、經常化,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雖然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看似小事,但發生在人民群眾身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影響很廣,蔓延很快,必須及時解決。教育部就是從這些具體問題入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說出一條,做到一條;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抓下去,這樣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全面糾正教育領域不正之風,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

二是有助于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學校是人才培養,特別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承擔著傳播人類文化、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的神圣職責。教師的師德師風會對學生的思想和成長產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教師的師德師風理應成為社會道德的示范區和輻射源,走在社會的前列。教書者必先強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們出臺這樣一個規定,就是以這樣的標準嚴格要求我們的教師,使廣大教師自尊、自強、自省、自律,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學生,引導學生,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是有助于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了強化整改階段,中央要求,要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化整改,取得實效。我們出臺這樣一個規定,就是要把師德師風問題治理的措施、辦法制度化、長效化,使教育系統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扎根落地,得到鞏固。

問:《規定》聚焦哪些違規違紀行為?

答:《規定》主要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實際上是指教師利用職務便利,向學生及家長索取好處。全社會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期望很高,但是從媒體曝光、群眾來信、案件查辦、巡視檢查等不同渠道掌握的情況來看,人民群眾對教師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吃請等問題反映強烈,師德師風的滿意度還不是很理想。要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就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解決這些問題。《規定》是教育部首個針對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進行認定和處理的專門文件,明確提出“六個嚴禁”,重點列舉了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宴請、參加由學生及家長付費的娛樂活動、讓學生及家長支付或報銷應由教師個人或親屬承擔的費用、通過商業服務獲取回扣等5個方面的禁止性內容。同時,明確了兜底條款,凡是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都在《規定》禁止的范圍內,為教師從教行為劃定“紅線”,設定“禁區”。通過嚴明紀律要求,教育引導廣大教師要強化自我教育和約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高尚師德,堅持廉潔從教,切實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抵制收受禮品禮金等不正之風,以實際行動塑造教師的良好形象,為全社會樹立崇高的道德標桿。

問:如何推動《規定》的貫徹落實?

答:一是狠抓責任落實。要求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切實履行治理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和工作機制,結合各地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全面履行好廉潔教育、宣傳引導、完善制度、監督檢查等方面的職責,將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的治理,貫穿于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工作的全過程。

二是加強宣傳教育。要求采取有效形式,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教師充分認識廉潔從教的重要意義,切實規范從教行為,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自覺抵制收受禮品禮金等不正之風成為教師的普遍認同和自覺行動。同時,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爭取全社會理解支持、積極配合和廣泛監督,倡導文明健康的感恩、感謝方式,引領尊師重教的社會新風尚。

三是強化監督檢查。要求抓住重要節假日和時間段,特別是教師節及學校開學、學生畢業等節點,對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開展高頻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做到嚴格執紀、嚴肅問責,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強化警示震懾和教育引導作用。對發生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的地方和學校,實行“一案雙查”,既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又要追究學校或教育部門主要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向社會公開舉報電話,做到有訴必查,絕不姑息。8.jpg


點擊數:5收藏本頁
精品国产高清91,欧美日韩国产ⅴa另类,精品国产911看片,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最新性爱视频一区二区 | 右手影院亚洲一区二区 |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 中文字幕激情久久 | 亚洲综合久r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