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習近平主席應邀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并發表題為《團結合作抗疫?引領經濟復蘇》的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深刻分析國際形勢,就“加強團結合作,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提出“加強抗疫國際合作、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堅持包容可持續發展、把握科技創新機遇”四點倡議,為推動亞太經合組織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疫情再次證明,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各國休戚相關、命運與共。我們必須團結合作、共克時艱,共同守護人類健康美好未來。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及時向世界發出預警,并加緊研制疫苗、分享抗疫經驗和抗疫物資,派遣醫療隊支援世界各國的抗疫工作,為全球抗疫作出了巨大貢獻。
習近平主席倡議要加強抗疫國際合作,早日戰勝疫情影響,推動亞太地區經濟復蘇。世界經濟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使得亞太地區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經濟增長,成為亞太各國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中國主張深化疫苗國際合作,確保疫苗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讓疫苗成為全球公共產品。中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5億多劑疫苗,未來3年內還將再提供30億美元國際援助,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抗疫和恢復經濟社會發展,履行了大國責任,展現了大國擔當。
習近平主席倡議要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2020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通過《2040年亞太經合組織布特拉加亞愿景》,展望到2040年建成一個開放、活力、強韌、和平的亞太共同體,表明亞太地區絕大多數國家都希望維護亞太經合組織推動亞太區域合作與促進經濟發展的作用。我國從維護和平與發展的大局出發,倡導開放合作、互利共贏,建設亞太共同體。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我們要拆墻而不要筑墻,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目前,亞太地區一體化存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與《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兩條一體化路徑。中國參加了RCEP的構建,也積極考慮加入CPTPP。兩個區域合作組織的重疊會員國達到7個,我們要推動兩個區域組織能夠相互吸納尚未加入的成員,最終形成一個全體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參加的高標準的亞太自由貿易區。
習近平主席倡議要堅持包容可持續發展,加強氣候變化、海洋環境保護、婦女就業、反貧困等領域的合作。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實現綠色增長。世界各國以全球協約的方式減排溫室氣體,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我們要把綠色發展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抓手,突破一批工業綠色轉型核心關鍵技術,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太平洋兩岸的國家以及太平洋島國都強烈要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綠色增長。在減少海洋捕撈、發展海產養殖、清理海洋垃圾和海洋治理等方面,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潛力巨大。關注中小企業、婦女及反貧困合作,讓中小企業廣泛參與市場競爭、擴大婦女就業,分享經濟增長紅利方面,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和經濟技術合作方面制定可行方案和計劃。中國在反貧困方面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中國在扶貧過程中發展了對口幫扶、產業扶貧、人力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等精準扶貧經驗,并且與東盟欠發達國家緬甸、老撾、柬埔寨等國在減貧合作、發展替代種植、產能合作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這些以民為本的發展經驗可以在亞太經合組織給予推廣,惠及亞太經合組織各國人民。
習近平主席倡議要把握科技創新機遇,加強數字經濟及其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共贏。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改變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推動全球經濟向數字化轉型。然而,美國在2020年8月向亞太經合組織(APEC)成員提出了修改有關個人數據規則的方案,即APEC成員就企業跨境轉移數據締結的跨境隱私保護(CBPR)體系,并將CBPR體系獨立于APEC框架之外。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關鍵生產要素,要獲取數據,打破數據孤島,必須實現數據有序自由流動。全球數字經濟是開放和緊密相連的整體,合作共贏是唯一正道,封閉排他、對立分裂只會走進死胡同。因此,習近平主席強調,我們要全面平衡落實亞太經合組織互聯網和數字經濟路線圖,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技術傳播和運用,努力構建開放、公平、非歧視的數字營商環境。
“當你面向太陽,陰影終將消散?!眮喬浐辖M織各國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攜手推進抗疫合作和經濟復蘇,共創共享亞太繁榮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