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4
職業教育“走出去”
- 作者:
- 來源:
- 時間:2023-03-30
學校積極推動職業教育走出去,探索“引送并舉,校企融合”的國際化辦學道路,充分發揮外語特色和專業優勢,服務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對國際化的需求,用好一個媒介,即由政校企構成的國際教育“朋友圈”,走好兩條路徑,即內向國際化路徑和外向國際化路徑,實現“四維流動”,即人員流動、項目流動、機構流動、標準流動,開展職業教育國際化建設工作。
一、高質量輸出職業教育資源
獲批“坦桑尼亞國家職業標準開發項目”建設單位,跨境電商專業獲批牽頭建設項目一項,建筑工程專業獲批參與項目一項,該項目將于2023年春季結項。
二、積極推動海外分校等項目建設
(一)與菲華海運(菲律賓)公司在馬尼拉共建“菲華國際物流學院”;
(二)參與共建中國-蒙古國職業技術學院敖包校區和中國-多米尼加職業技術學院項目;
(三)參加“魯班工坊建設聯盟”組織的各項活動,開展魯班工坊建設研究與實踐;
(四)獲批教育部人文交流經世項目,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軟件工程技術專業群領域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
(五)穩步推進“文心學院”海外建設工作。圍繞中國傳統文化、跨境電子商務等職業領域,開展“中文+職業技能”國際教育,形成以學歷教育、技術技能培訓和文化交流為支撐的國際職業教育平臺,打造山外自己的職業教育“走出去”的靚麗名片。
三、扎實推進“中文+職業技能”教育發展
連續兩年獲批并成功舉辦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漢語橋”線上團組項目,項目緊扣“中文+職業技能”教育,其中,2022年項目以“踏上漢語橋,開啟中國傳統黑陶文化工藝體驗之旅”為主題,培養了來自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98名國際學生。2023年項目以“尋中國味道·學中餐技藝”開啟中國飲食文化之旅,吸引了來自俄羅斯、西班牙、日本、韓國、埃及、越南、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10余個國家的近400名學生報名參加。